一般将光学玻璃加工用的精磨片,**精片,**精磨片,抛光片等都称为金刚石丸片或者钻石粒。树脂结合剂或者金属结合剂都可以做。 一、适用范围 金刚石丸片用于光学球面镜片、棱镜的粗磨、精磨。 金刚石丸片/精磨片主要用于光学玻璃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精磨片一般采用金属结合剂,**精磨片一般采用树脂结合剂。根据光学玻璃的物理特性,采用不同类型的结合剂精磨片加工会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精磨片的使用与冷却液配合使用,以保持加工自锐性。 二、产品规格 直径φ(mm) 3~20 厚度T(mm) 3~15 工作面曲率(凸凹同R) 用户* 金刚石粉粒度 400#~10000# 浓 度 50%、75%、** 结合剂种类 金属或树脂 目前常用的规格有φ6*4,φ8*3.5,φ10*5,φ16*3(0.5C,1C,2C,3C,4C,5C,6C,7C,8C,9C)等。磨粒型号有W20,W14,W10,W7等型号。 三、产品优点 采用进口工艺和配方制作,磨削快,精度高,无划伤。使用寿命长,有效稳定光圈;单次修整使用周期长,加工出的产品尺寸一致性好。 使用时,将金刚石片贴在磨削工具盘上,运用湿法磨削进行加工。 1、精磨片的选用 在选用金刚石精磨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粒度的选择 2、由于精磨工序处于粗磨和抛光工序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正确选用合适金刚石粒度的精磨片显得尤为重要。选用的原则是所用精磨片必须既能有效除去上道工序留下的粗磨加工痕迹,又能确保本道工序产生的细划痕在后续抛光中被彻底消除。对于普通望远眼镜所用的光学元件,一般只需采用金属基的1200#或1500#进行一道工序(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为0.16~0.32μm),即可转入抛光。而对于显微镜,照相机等仪器对光学元件有较高要求的,可采用两道精磨,先采用1000#和1200#的金属基进行一道精磨,然后再用1500#或1800#的树脂基丸片进行*二道精磨(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Ra达到0.10μm以下)。 精磨片粒度选用过粗,较明显地在精磨后的光学元件表面即可见到粗磨时留下的菊花状痕迹,或在抛光后的光学元件表面留有亮点等。 注:光学元件曲率半径在10mm以下的,建议使用金刚石面磨(总型)